慢性疼痛除了因為身體發炎或是曾經外傷之外,長期姿勢不良都會造成慢性疼痛。長期慢性疼痛患者常因不舒服更不想運動,如此易造成體能下降、心肺耐力不足,這種負面的影響,將會導致惡性循環,增加復建的難度。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區復健方案物理治療師彭伊君表示,減緩慢性疼痛首要建立民眾正確姿勢的概念,評量自身姿勢是否標準。當身體站直眼睛直視正前方時,頭不要歪,身體各部符合中心軸左右對稱,側面則要耳垂對肩膀,肩膀對骨盆,骨盆對腳,4個點連成一直線。

熱療方式 改善循環
身體曾經受到外傷,天氣一變化就產生疼痛症狀,彭伊君表示,此情況在中醫稱為風濕,西醫稱為循環不良。受過傷的部位,因肌肉及骨頭疤痕組織循環不良,當天氣變冷就會出現酸痛,這就是循環不良的徵兆,建議使用熱療方式改善,或可採取熱敷、水療、紅外線儀器等。

主動運動 效果更佳
利 用運動來代謝體內廢物是最佳方式。彭伊君提出,主動的運動,會比被動的熱療方式更有效。有肩頸部位慢性疼痛者,靜態方式可以貼牆壁站立,抬頭挺胸,後腦貼 牆壁,肩膀盡量打開,當身體離開牆壁也要保持同樣姿勢;動態方式可以將手臂平舉繞環,再拉到後方伸展,頸部則可以左右擺動,活動拉伸頸部肌肉。

肌肉訓練 防止復發
她強調,腰部的疼痛在物理治療強調核心訓練,加強腹肌的深層訓練,主要是腰椎、骨盆、髖關節這一帶肌肉的訓練,這一帶肌肉有力氣,腰部就不容易出問題。

長時間坐著會造成腰部肌肉鬆垮沒力,建議做仰臥起坐、腿部及臀部拉筋動作、伸展腿後肌肉的運動,增強腰部肌肉的力量。另外常見的腳踝扭傷,因韌帶鬆掉造成習慣性扭傷,韌帶上的平衡接受器受到影響,可以做單腳站力的平衡訓練,防止再復發,例如單腳站在枕頭上訓練平衡。

彭伊君提醒民眾,勿將身體使用過度,同一種動作不要維持太久時間,每50分鐘就要適度休息,讓身體活動一下,將工作和休息的時間平衡好,就可以避免造成慢性疼痛的傷害。原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慢性疼痛
    全站熱搜

    馨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