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49ar0T  

我們或遇到的他人基本都有過固執己見的行為意識,只認自己看到的,認為自己認為的就是對的,什麼也聽不進去,誰說也沒用,幾頭牛都拉不回來。

這樣的事情,特別的容易發生在剛接觸或剛成長到某個階段的時候,尤其是感情、學業、工作等。

這些做法或看法是由個人過往的見識、期望、評價、思維所形成的觀念性格,固執是一種偏執人性,是阻礙自我發展的板石。

其實這還涉及一個自我認知的問題。

一個人的認知 越有限,其最終確定的想法肯定單一(或者說純粹),相對應的越缺乏判斷力,給人的感覺就是執拗、頑固到極點了。

在工作中,執拗會讓自己陷入偏執,降低自己的價值體現

比如,聽不進建議,更聽不進意見,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即使知道自己做的不妥或者錯了,也死不悔改,死要臉面和不顧臉面。

其實有時候的執拗不是因為聽不進意見,而是對方採用的方式方法讓我們覺得難堪、不堪,我們都很反感家長式苦口婆心的教導,所以有時即使對方說得再有理有據,我們也拒不接受。

死要面子活受罪,就是思想固執到認為只要不承認自己的錯誤,雖然內心受些煎熬,但至少自己就保住了臉面一樣,殊不知這樣更沒臉了。

在工作中,遇到這樣的人我們第一要讓他知道錯就是錯,勇於承認錯誤不是壞事,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誰都可能犯錯誤,只要汲取教訓,把這次犯的錯誤修正過來,儘可能的降低損失,並在以後遇到類似的事應該知道怎麼如何正確處理,也就好了。

其實最怕的是始終嘴硬的要命,爭論無結,對來處理和解決問題的人來說也是一種折磨,會有一種挫敗感,甚至不願意再跟你有任何的接觸,因為太固執己見,太執拗的人會讓人抓狂,也會導致他人敬而遠之。

這很大的原因可能就在於其極度自利下的潛意識自我保護,當發現問題時,他的第一反應甚至是唯一的反應就是非他的原因外的一切原因造成的,任你怎麼拿證據去給他看,他都改變不了自己的看法,因為他根本沒有其他的看法。

一個人的自我保護(潛意識)意識越強,排他程度也越強,其對事物的認知水平也會因為排他性,而會越低,其想法就越單一,越缺乏判斷力,人就會表現地越固執。

放開心胸,專注事物本質,是消除執拗的途徑

很多人認為固執沒有什麼不好,它表示一個人有所堅持,不被同化,我覺得是把固執、執拗混淆成執著了。

固執並非正向的執著、堅持原則,而是當你面對不同意見時,異常敏感、異常自尊、拒絕反省、拒絕傾聽、拒絕學習的行為,它甚至會演變成過分的偏執、執拗,這樣狀態下,你很難再進步、再成長。

只有放開心懷,正向面對,即使自己做錯了,勇於承認和改正,去抓事物的本質,你就會變得豁達,自然也就不執拗了。

固執是人格缺陷,而不是個性的自我

很多人把固執做為張揚自我個性的體現,似乎如果不固執,就會變得不耀眼,不彰顯自己了。

其實這是錯誤的,就錯在把固執當成了個性,將個性張揚的鋒芒表象為固執。

固執其實是成長的阻礙,它是成長中的稜角,這些稜角是應該被磨平的,相當於消缺。

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會保持其獨特的個性,他們認識到,固執並不是獨特的個性,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人格缺陷。

恰恰是固執阻礙了一個人良好個性的形成,它往往使得人變得偏激,缺少寬容和智慧,阻礙了你學習、思考以及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

經驗也會使人固執,教條主義要不得

經常,當遇到相同事情或者相似的場景時,一般呈現出以往的經驗來對該問題或者場景做出判斷,尤其是之前的經驗有成功案例時,往往會使得我們避開尋找關鍵、容易繞過遇到這件事的本質來利用既有經驗出處理,快速但未必仍舊有效,這也使得我們針對同一類別問題容易一刀切,相對應的對待這類問題的認知能力會很低,方式方法就會趨向於單一,缺乏彈性。

因此遇到問題時,腦海所提供出來的對策就很狹窄,但卻成為了你的全部,你誤認為這就是所有的、最好的對策,沒有其他的可能。

實際上,無論我們之前是否遇到類似的事情,都應該不經驗主義,不固執的理所當然的去做,端正態度,在同樣的問題面前你便不會只是執著於一種答案,而是有幾種可能的答案,選擇趨於最合理的方法。

提高自我能力,不過於高看自己的能力

現在社會,很多人以賺錢多寡來衡量一個人的能力高低,這無可厚非,但要知道人的際遇不同、成長經歷不同,看著他掙錢了,成功了,在某些方面甚至你認為方方面面都強於他,卻沒他掙錢、沒他成功,或許你覺得不服,或許認為你也行的人替你不服,但無論你服不服,事實就是他確實比你掙錢,比你更成功,這是很多人的認知。

實際上我們很多人對一個人、一件事甚至什麼是成功、什麼是為人的成功,什麼是事業的成功都不甚明了,也不知道所謂的成功是什麼。

我認為只要你覺得那個人比你成功,那他肯定有你所不及的能力、際遇等,沒有必要把自己陷入羨慕嫉妒恨中。

很多人固執地認為讀書、上大學沒用,大學畢業生賺的錢還不如小學沒畢業的人賺得多,他們的衡量標準就只是金錢。

而也有很多人的衡量標準中除了金錢之外,還有工作機會的選擇、自身潛力的挖掘、精神趣味的提升、多元化的學習等等。

有自我認知能力的,往往更願意反思自己,反思做的對策或者思考時,就進步了,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個人知道的越多時,越很是謙虛,也對人對事更認真用心。

因為認知水平越高,越明白世界之大,知識之無涯,你沒法固執封閉,只有不斷的學習、領悟。

因為認知能力低,個人視角太小,就會無限放大自己,放大自己的能力,坐井觀天不只因為你在井裡,想法單一,缺乏判斷力,所以表現為固執,又因為固執,拒絕學習,拒絕傾聽。

因此在完善自我上便會停滯不前,便會導致惡性循環。

認知人與人間的差異,做真正的自己

多年不見的朋友再見面時,有時會無話可說,其實並不在於其生活環境的差異,所經歷人事的變遷,其根本的原因是個人認知差異的不斷擴大。

有的人以經歷世事,超脫磨礪自省,其認知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而有的人卻因世事掙扎於世事,自己給自己套一個又一個枷鎖(其自我認為的,比如結婚怎麼怎麼、孩子上學怎麼怎麼等),自然他思維會變得偏激、固執,也就談不上進不了,還有的人是渾渾噩噩的過著,該到什麼階段都有人給鋪路,就是簡單的活著,這樣的人雖然沒有什麼發展和進步,至少我認為他還是活得比較自在的,也沒什麼不好。

最不待見的就是第二種,把各種經歷都當成是苦難,認為自己多大能耐,到頭來沒達到自己的要求,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其實際上這怨不得其他,執念過重,包袱太重,現代社會哪個人不是背負而行的?總放大自己的困難,去找各種認為的制約因素,從不往自身找,怎麼可能會好?

說到底就是執念太深,過於固執,因為固執的人是缺少反省能力的,更缺少及時自我覺知能力,是無明和缺乏智慧的表現。

當日行三省,開智啟慧

一個正常的成年人,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知道如何去看待你的思考結果,是否有改善的餘地,如果有,可以不由自主地去改善。

這個世界,任何人都需要不斷的學習,除了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學的是人文學識,隨著不斷地學習,就會發現自己的不足,自己以前所固執認定的理念也一再被推翻。

當知道的越多,再出現固執時,就會自動、及時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覺知和反省。

當然這個改變不容易,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更需要循序漸進。

如果你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固執,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改正,除了刻意的提醒自己及時反省之外,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去學習、去嘗試著通過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去提高自己的認知。

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自己不那麼容易激進了,也不容易被激怒,甚至內心毫無波瀾,也不固執己見了,願意與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你不再執著於自我。

原文網址:每日頭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馨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