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髖關節負擔,正確走路開始。無論活到幾歲,都希望能用自己的腳走路,探索世界的美好。要達成這個心願,除了鍛鍊肌肉外,另一個關鍵是,維持髖關節健康。
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連結上、下半身,無論蹲、跑、跳、跪,都有賴髖關節,是身體最常被使用的關節之一。髖關節一旦消磨,不只讓你寸步難行,甚至想在綠燈轉紅燈前抵達過完馬路都難。
在日本每年手術600例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石部基實,出版多本暢銷書,認為維持髖關節健康,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走路力」。
「髖關節就是關節,本質上是骨頭和骨頭連接的地方,因此,無法鍛鍊髖關節,只能維持健康,不傷害髖關節。所以,用對髖關節負擔最少的走路方式,極為重要。」石部醫師對媒體說。
走路腳跟先著地 減輕髖關節負擔
他在所著的《不老的身體由髖關節決定》中,倡導良好步行法。良好步行法最大重點就是走路時,腳跟先著地。無論落地的是左或右腳,腳跟著地之後,順勢重心往前移到腳掌前半,接觸地面的腳跟離地的同時,另一隻腳的腳跟也著地。隨著往前移動,體重平均地分配到兩腳;若走路時腳掌前半先著地,體重容易壓在單隻腳上,造成髖關節壓力。
用這種步行法走路,腳跟一接觸地面,重心就往前移,由下半身尤其是大腿與小腿肌肉支撐,減輕對髖關節的衝擊,「如同汽車的安全氣囊吸收衝擊,同時保護髖關節與膝關節。」石部醫師說。文章來源 健康2.0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