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資料顯示,全球有3—3.5億人患有神經衰弱症。從發病人數最多的青壯年,到白髮老者和年幼的學生,幾乎每人都可能經歷輕度的神經衰弱。
18—59歲最多見 想睡就是睡不著
姜先生35歲,辛苦工作,每天晚上他本想馬上睡覺,可上床後腦子就是靜不下來,白天的事情一幕幕在腦中閃現,就像過電影一樣。他越著急睡著,就越睡不著,下床把窗簾拉得緊緊的,不讓一點光透進來。屋裏是黑了,但又聽見了鐘錶的滴答聲和馬路上偶爾路過的汽車聲,甚至有時候自己的心跳聲也會攪擾睡眠。即使好不容易睡著了,又會做很多夢。
謝世平指出,失眠多夢是青壯年神經衰弱的典型表現。從臨床上來看,神經衰弱多常發於青壯年。一般除壓力和其他生理因素外,來自美國精神病學會的一項研究顯示,神經衰弱也與性格有關。
完美主義者。這類人會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某項工作中,不給自己和合作者喘息的機會,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工作所累,因過度疲勞而導致神經衰弱。
自卑的人。這類人通常很敏感,特別在意周圍人的態度,也許別人一句無心之語就會導致他們胡思亂想。
只關心自己的人。他們太在意自己了,別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自己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無論做什麼,身在哪個團體,他們太在意自己的位置了,這可能導致他們神經衰弱。
“對於青壯年神經衰弱患者來說,最好先挖病根。”謝世平說,如果是由焦慮或抑鬱引起的神經衰弱,就要找精神科醫生治療焦慮或抑鬱,一旦病根剷除了,神經衰弱自然痊癒。
如果病根不是焦慮或抑鬱,而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就可以進行心理和生物鐘調節。首先,強迫自己改掉晚上不睡早晨不起的“惡習”。每個工作日每天儘量12點之前就上床,週末最多比平時晚睡45分鐘。其次,讓心靈做瑜伽。讓心臟感受你呼吸的頻率,並調整呼吸的節奏,儘量讓呼吸平穩均勻。最後,粉碎壓力。不妨在心中咒罵壓力源,“去你的吧,你打不倒我”。當然,如果神經衰弱使你什麼都做不了,就必須看醫生。
精神科專家特別指出最常見的臨床症狀
●在記憶的黃金時期卻總忘東忘西,出門忘了帶鑰匙,上學上班忘了帶手機等等,剛做過的事情轉眼就忘。
●每天無精打采,上班上學昏昏欲睡,到了睡覺的點就精神。
●情緒波動大,為一點小事就可能鬱悶,別人一句無心之語就能被激怒,引發一頓怒吼,但事後就後悔不已。
●愛哭,凡事愛往壞處想,而且一想就得哭,哭完了才覺得痛快。
●入睡變難或睡覺變輕,一點動靜或光線就會驚醒,如呼聲、腳步聲、窗外路燈等,而且翻來覆去再也難以入眠。
●做什麼都提不起勁來,覺得做啥都累,就想在一個地方坐著或躺著。
●一點小事,就覺得是天大的事,總覺得無法解決,以至於唉聲歎氣,終日愁眉苦臉。
●喜歡與別人吵架,稍不順心就跟人吵,聽到好消息,馬上就大喜過望,不能自已。
●胃口變差,覺得沒有食慾,但又沒有胃部疾病。長期便秘或習慣性腹瀉。
●頭痛、頭脹、頭部有緊壓感、頸部僵硬,有時還表現為四肢酸痛。但這幾種疼痛並不是因過度勞累造成的,而是無緣無故地發生。
●把正常心跳誤認為是心慌,有的人甚至還覺得腸子在腹中跳動。
●安靜時或臨睡前經常耳鳴,覺得耳內有流水聲、有風吹聲、機器轟鳴聲等各種怪聲音。
●反應變遲鈍,對人和事都很冷漠,更嚴重的男性還可能出現陽痿,女性會月經不調。
●伴發其他精神疾病,如抑鬱、焦慮等。
60歲以上最隱匿 坐下就懶得動
王女士65歲,以前身體挺好的,現在老覺得渾身沒勁,去醫院檢查也沒查出病。雖然家住一樓,但就不想出門,在沙發上一坐就是一天。即便出去,走不了兩步就渾身難受,也說不上哪疼。
北京安定醫院臨床心理科心理師西英俊指出:雖然神經衰弱多起病於青壯年,但在中老年中也並不少見。而且,中老年人神經衰弱中又以女性比較多見,女性患病率為15.78%,男性為2.3%。造成中老年人神經衰弱的機制比較複雜,包括器官衰老、性格因素、激素變化、生活壓力、慢性疾病等原因。
對於中老年神經衰弱,比較推薦的辦法就是“將神經衰弱慢慢甩掉”。運動方面,散步和短途旅行。“運動改變心理”,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散步2—3公里有助調整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減輕神經衰弱。建議,中老年人儘量多出去走走,一開始覺得累,但堅持下去就能改善神經衰弱症狀,疲累自然也就漸漸消失了。體力一貫較好的人,每天可以這樣鍛煉1—2小時,時間最好選在上下午;體力中等的人,適合鍛煉半小時—1小時;而身體較弱的人做做自我按摩即可,最好別走長路。除了散步之外,體力中等以上的人還可以打乒乓球、踢毽子、跳繩等。
家裏人不要誤認為老人是越老越懶,也不要只帶他們做做體檢就了事。如果發現老人懶得動彈,總累得氣喘吁吁,就要警惕是否患上了神經衰弱。家人最好做到“三好”。一是,為老人營造好環境,他們睡覺時,儘量不在他們房間周圍走動或製造聲響。屋內給他們掛個厚簾子,最好附帶一個遮光簾。二是,讓老人吃好,讓他們多吃芹菜、棗、黑豆、桂圓等,這些食物能幫他們大腦皮層活動。三是,讓老人心情好,如果老人老不想出門,你可以拉他們一起出門,而不是任由其發展。
留言列表